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5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37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组成员6人、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光机所“一三五”发展目标,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学与激光材料科技领域与国外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上海光机所根据各国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合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设计和组织了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机所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一、组建联合单元,扩大上海光机所的影响力,提升所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韩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韩国科技部部长李周浩共同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辞中指出,中韩联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对韩、中两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韩方合作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领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级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上海光机所在等离子体、激光核聚变等方面取得许...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二百七十五期)
2022年6月3日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液体元素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在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液体元素定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剪切增稠流体的类固体特性,通过将液体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有效提高了液体中元素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以“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ercury in liquid samples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shear thickening fluid”为题,作为内封面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可实时检测、检测速度快、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被称为元素分析领域的“未来之星”。当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液体样品时,液体飞溅和表面波纹会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同时液体中等离子体的猝灭会降低等离子发射光谱强度,从而导致液体元素检测准确性差、检测灵敏度低,限制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液体元素检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研究团队利用剪切增稠流体在受到高能脉冲激光照射时产生的类固体特性,将汞溶液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采用快速成像法和时间分辨法分析了等离子在剪切增稠流体和汞溶液中的时间演化过程,对比了剪切增稠流体和汞溶液中汞元素的定量检测限和检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在剪切增稠流体中的演化时间是汞溶液中的1.57倍,汞元素特征谱线Hg (I)253.65 nm 在剪切增稠流体中的强度是汞溶液中的3.96倍;将汞溶液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后,汞元素的检测限提高了53.24倍,检测准确度提高了14.8%。本方法简单、快速,提高了LIBS在液体检测领域的实用性,可应用于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深海探测等领域。
相关研究得到了上海市科委项目支持。
图1 液滴样品和剪切增稠流体(STF)样品测试示意图
图2 (a)液滴和(b)剪切增稠流体中等离子随时间演化过程
图3 空白样品、液滴样品和剪切增稠流体(STF)样品在252.0-255.0 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扣除背景光谱)
图4 (a)液滴法和(b)剪切增稠流体法定量分析标准曲线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