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5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37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组成员6人、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光机所“一三五”发展目标,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学与激光材料科技领域与国外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上海光机所根据各国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合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设计和组织了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机所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一、组建联合单元,扩大上海光机所的影响力,提升所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韩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韩国科技部部长李周浩共同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辞中指出,中韩联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对韩、中两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韩方合作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领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级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上海光机所在等离子体、激光核聚变等方面取得许...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5月4日晚,上海光机所召开庆祝建团100周年主题报告会,暨第8期“尚光·奋斗”云讲坛五四青年节专场。讲坛邀请共青团上海市委兼职副书记、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中心邓海啸研究员作主题报告。上海市科技团工委副书记王天晶、中科院上海分院团委书记过宣帆出席,上海光机所近400位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会。论坛由上海光机所纪委书记彭芳主持。
彭芳致欢迎辞,她首先代表所党委向全所青年职工、研究生以及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她强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坚持在做好青年工作中关心青年、吸引青年、赢得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关爱青年成长进步。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也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她希望全所广大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科技创新中勇创佳绩,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王天晶作活动总结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年要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今年也是建团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年跟党走是对建团百年的最好庆祝。他表示,要重点在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科技系统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贡献力。他提出,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工作要抓住四个着力点:一是严格要求青年,开展各类理论政治学习;二是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三是关注青年愿望,做好青年的服务工作;四是讲好青年故事,做好宣传引领工作。他希望广大团员、团干部共同努力,把团的工作做好,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和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奋勇搏击,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过宣帆分享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他感谢上海光机所全体青年在疫情防控和科研攻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号召全体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上去,为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贡献青春力量。
邓海啸作题为《向光而行,微光成炬》的庆祝建团100周年专题报告。他首先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为引,从成长环境、发展成就、担当作为、人类情怀四个方面谈了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理解。随后结合张江大科学装置集群介绍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目标和上海光源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并介绍了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场景、装置的发展历程、团队的建设情况。最后结合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追光者”,与自由电子激光的结缘、与上海光源共同成长的故事。他表示,科学研究是“诗和远方”两件事,诗代表崇高理想、家国情怀;远方代表初心,他希望全体青年要常怀“诗和远方”,坚定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立场,并保持初心,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向光而行,最终成长为照亮他人的火炬。
会上的交流环节中,参会青年职工还围绕科研工作、成果转移转化、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